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

建国大业 - 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 (2009)  过去不曾有,以后恐怕也很难再有谁能象制片韩三平那么阔气地聚集一百多位明星以零片酬拍摄一部国庆献礼片。除了总导演韩三平黄建新,还邀请了三位分场导演和几位临时或名誉导演。人人以加盟此片为荣,连制作班底都是国际化的。

  今年国庆六十周年的《建国大业》不仅仅是一部传统的政治献礼片,也是一部满好看的历史电影。它在阵容、票房、拍摄规模、甚至情节上都是划时代的,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大突破。可能是随着六十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电影艺术也能够与时俱进了。相信许多观众会乐意自发地掏钱购票去影院观赏这样一部大片。其他小道消息说由于韩三平来自军中的家庭背景,应该也不愁各级国家单位和学校以行政单位集体买单。尽管如此,除了当下的政治意义之外,在电影中评点百位明星和幕后制作花絮也是一件可供八卦的非凡娱乐事件。
  这部电影的宏大规模和其表现的复杂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那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新旧中国交替的非常转折时期。在抗战胜利后各种明争暗斗和党派角逐的复杂政治格局中,新中国的曙光即将出现。当其时,即使中国共产党人自己也未必能预见到全中国的解放会在三、四年中到来。影片初始时周毛等人殚精竭虑、小心翼翼,蒋介石信誓旦旦、肆无忌惮地主动发飙,和对比仅仅一年多后攻守易位、强弱逆转,真实再现了蒋家王朝如何失去人心和政权,而中共则一步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片中的人物实在太多,没一点历史知识,看一次都未必能明白其中的许多情节。据说原片有三个半小时,为了适合电影院播放,裁成两个多小时,以至于一百七十多位明星大多数人只有几个镜头,还有不少人的戏最终被剪掉了。到这个关口,任你平时是多大的腕儿,能有个角色,哪怕是演个台下的记者(如成龙孙红雷)露一小脸儿就不虚跻身历史的一幕了。要不是闻一多之死有特定的杀伤力,而且全片难以一一体现当时各地的民主斗争,大家或许会觉得让吴刚表演激情声讨的一段戏是不是太多时间了。

  影片值得一提的突破是对特性演员的选择。舍弃特殊人物的方言和口音,更多地注重性格和故事的演绎,才能更好地还原历史的真髓。(以前只记得《南昌起义》是使用普通话的,年青周恩来的风采至今仍历历在目。)如今看一个昔日的奶油小生唐国强毛泽东,可能会让人觉得怪怪的,虽然这位已当中年的明星早在之前就以雍正皇帝的角色证明了自己也是演技派。随着银幕上这位伟人的一举一动(包括被强行抬出农屋躲避轰炸的狼狈形象),大家慢慢地开始接受一个不讲湖南话的毛泽东了。其中一些机智的对话,比以往的高大全模式更生动了。只是最后在黑白历史纪录片的天安门台阶上出现了毛润之那个圆圆的脑袋时,你得承认,伟人就是伟人,他的眼神和自信不是轻易可以模仿的。
Zhou En-lai  一向沉稳慧智、平易近人的周恩来在影片中表现出张扬的一面,生气的时候大发雷霆,高兴的时候还有点疯疯癫癫的。可惜这是一九四七年,既不是在黄埔大名敞开的政治部主任或红军时叱诧风云的军政委,也不是苏区时期的大胡子副主席或驻重庆时温文儒雅的虎胆周将军,也还没有练就成日后一个大国总理的韬晦。这时的周恩来在影片中更像政治局的一名高级秘书(本来就是书记处书记嘛)忙前忙后的。个人是比较偏爱周公的,当年的四大美男子,以现代的眼光似乎只有周是名副其实的(有照片为证)。前些年被网上的污水漫天淹没,可时间证明他仍是人民的好总理,说起“总理”二字不作第二人想。只要是有关新中国的历史或事件,就是如今翻开一篇回忆或仅仅一页首都机场的介绍,都有他的名字───真正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镜头切换到国民党的总统官邸。张国立拼命减肥也没能达到蒋介石的干瘦挺括。不过这不重要,他不会学蒋介石骂娘西屁也没有关系。现在都说普通话了,剃个光头略带一点江浙口音观众就能认出你是蒋委员长。重要的是演出了蒋的刚愎自用、专断独裁,同时目光短浅、优柔寡断,还爱耍一点小聪明和政治手腕。反面人物说起来没顾忌,战场上输了戏场上赢出一筹。他在军阀林立和党派纷争的时局下整合了中国的各方势力,但也成了孤家寡人。经济上让给了孔宋,军事上成就了林彪、粟裕(和五次围剿时的毛泽东),政治上为中共的统一铺平了最后的道路。带去台湾的除了搜刮的千万黄金和无数文物珍宝,就是如今只占少数的“外省人”。
  好在生子当如孙仲谋。大陆的观众不会对蒋经国太熟悉,所以陈坤饰演的那个励精图治、请命去上海整顿经济的蒋公子就越发给人以勇敢无畏的改革先锋形象。那青色铁硬的面孔杀气腾腾,满怀胸图大志者的一腔热血。可现实无奈,他下定决心搬掉冰山、专打老虎,却总是撞到自家的亲戚。片中冯小刚以北京流氓的本色客串上海黑帮,虽然脱离了杜月笙原有的青布素衣的低调形象,可更符合人们心目中应有的黑色墨镜+打手跟班。这段戏是给蒋经国的一个下马威。一片雄心着无力处,在父亲注重大局的暗示下草草收场。这次的失败要在很久后才让经历过磨练的蒋经国再次成为一个娴熟和合格的改革家。看到这里,我们只希望类似的故事不要在中国重现。

  国共两党都要争取的第三方民主阵营和国民党内部的反对力量,可能只有在当时达到过顶峰。一旦建国,共同领导就曾一度变成了空话。但一九四九年是个全新的中国,那时的气氛应该不是成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可以简单理解的。经过了无数的丧权辱国和山河破碎,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曾经降到最低点。百年磨难之后迎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和富于希望的梦想,人民用脚投票,站到了正义的一方。每个人都增添了无穷的干劲,恨不得全心投入到改天换地的大业中,似乎再没有做不到的事了。这种情绪在影片中展现的很丰满。从士兵到工农学商,人人都在欢呼自己的祖国!壮哉中华,这是眼下中国经济腾飞中回旋的凯歌,和对先烈的致意!

  毕竟两个小时的电影难以涵盖那个非常的历史时期。比如三大战役一晃而过,遗憾的是没有给粟裕一点笔墨。可导演也没有铺张在历史课本上的那些文山会海中,还给了普通士兵或群众许多镜头。象王宝强把北京城当成地主大院,虽然有点夸张,但挺搞笑的。还有在解放前夕被迫害的民主人士,他们也是无名的英雄(比不上张澜有专人保护),也是有热血的牺牲。正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牺牲,才有我们以血色染成的五星红旗,才有不改变《义勇军进行曲》原歌词的提议。不知道进城阅兵式上高呼毛主席万岁(而遗憾的不是人民万岁)的镜头是不是历史原貌。那时把民主人士们晾在一边的领袖们是不是有点太志得意满了?这些埋下的伏笔不禁让人唏嘘包括傅冬菊在内的历史人物后来在文革中的命运……

解放军进入上海 - Shanghai 1949, The soldiers were sleeping on the street without disturbing the city in the dawn ...  最后说说许晴版的宋庆龄吧。宋家三姐妹中以孙夫人为最出众,演员的分配也非常出色。影片中宋庆龄的戏份不多,可那气派真是一丝不苟。没有几句台词,全靠举止和场景的融合。中共不仅派邓颖超专赴上海邀请,毛泽东还亲自登车拜见,给足了身份和面子。孙中山国父之尊,遗泽不浅啊!相比蒋介石在这方面,连礼数也输给了中共。整部电影最感人的镜头,也是通过宋庆龄在经历一夜炮声后的清晨出门散步,眼见不愿惊扰市民而睡满街道的解放军,让国母满目噙泪。据说这是陈毅司令的见面礼,在攻克上海后,从士兵到师长一律静悄悄地酣睡在潮湿的街上,枕戈而眠。为了这个珍贵的历史镜头,有机会去看看《建国大业》吧。

★相关链接:
 新浪官方网站 | 电影频道 | 其他博客

2 comments:

  1. 怎么我的观后感同这个很不一样?

    国民党当年的状况同现在国内的状况是何其相似?用蒋介石在戏中的原话:“国民党的腐败严重,要治,亡党;不治,亡国。”

    唐国强版的毛泽东,完全就是独裁的乡巴老;反倒是张国立的蒋介石,再现了蒋总统的睿智。许琴的宋庆龄,扮相很好,但没有国母的举手投足,最搞笑的是影片结尾,在全部男代表里,她歪着的45度的头,是那么的刺眼。

    建国60周年,这是什么国? 中国? 有几千年历史的那个古国? 还是推翻封建主义的那个民国?亦或者是共产党一党统治下的政府?60年了,这个政府从毛泽东时代的“建国”初期的土改───土地归“国家”所有;4060万人,死于人为的“自然灾害”;文化革命。到邓小平时代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高干子弟的富起来。到江泽民朱镕基时代的教育,医疗改革;破坏生态环境,出卖廉价劳动力───进一步实现“国”富民穷。

    中国的人民,他们得到什么?
    没有一寸土地属于他们,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60年前,人民为了当家做主,抛头颅,洒热血;60年过去了,人民得来的,还是一无所有。

    ReplyDelete
  2. 好像有人说建国大业就是“建国大孽”。这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吧。当时的新中国代表的还算是进步的理念。没办法拿美国的三四百年去比中国的几千年,也就无法让毛泽东和华盛顿相提并论。山呼万岁就是一个当时无法避免的传统。可有人非要说现在的中国和六十年前一样烂,那就没处争了。任何时候从相对的水平来说,天下总有三分之二(甚至百分之八十)的受苦人。

    但现在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的人要想赶着自己回到解放前(去拥护蒋介石),也有点过了;对既得利益者,现在的中国肯定比过去(解放前和文革)好,虽然照样骂人。新中国的实质是一党独大,但这和共产党有什么关系?随便换个人,在五千年家天下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上,也是一个结果。社会平等应该是人人努力的结果,不是现成儿掉下来的。国富民强代替不了言论自由,反之亦然。哪一次变革不是有人民的行动参与(手脚并用)?窃国者也得有支持者吧。

    俗语说,仓廪实,知礼节。物质基础、实力决定一切。没有居安思危(像蒋经国)就没有改革,没有殷实的环境也奢谈民主。看看历史(连美国都算上),抢钱的时候,谁也不和谁客气。在人类的贪婪(好听的说法是“追求”)面前,主义之争是假的,权力之争也不一定就是本质。可在一个死结里,也有活水。电影宣传能进步,凭什么国家不能进步?自由是需要自信的。没有这一代的自信,结果还是二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