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 的 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滅亡!
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东方太阳,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
我们(的)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
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于1950年9月
雖然歷經半個世紀,但每當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歌唱祖國》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時,那激昂感人的詞曲,總會在人們心中激起千層浪花。這首傳世歌曲的詞曲作者,我國近代音樂史上著名音樂家王莘,如今已是年逾八旬的老人。也許有許多人不知道,今年87歲高齡的王莘已癱瘓了23年,20餘載不平坦的輪椅生活及革命的歲月,記錄了他一生坦蕩、執著的信念,以及與相伴走過60年風雨人生的夫人的相濡以沫、心心相印。他們多年來一直用心靈來——歌唱祖國。
叩響革命音樂之門
王莘自幼天資聰穎,甚具音樂天賦。1932年,14歲時吹拉彈唱,已是無所不能。為了謀生,他來到上海先施公司當學徒。
1935年「一二.九」學生運動後,通過上海掀起的抗日救亡歌詠活動,他認識了冼星海、呂驥等音樂家,並參加他們組織的教歌指揮班,從此走上了音樂之路。
1938年冬,他奔赴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師從冼星海,成為音樂系高材生。
著名的《黃河大合唱》中那段膾炙人口的《河邊對口曲》中唱道:「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裡?」這支歌的首唱者便是王莘。在那火熱的年代,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一二.九」學生運動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在恩師冼星海的指導下,他以激情叩響了音樂之門,如飢似渴地學習音樂知識。
1939年,他隨華北聯大深入到河北省阜平縣革命根據地,在艱苦環境中與人民群眾朝夕相處,感情發生了深刻變化,真情地用音樂記錄了根據地軍民的生活。正如他自己講的:「這個時期創作的歌曲,是憑著熱情和生活的直感寫的。」解放戰爭時期,他創作了《前進的號聲響》、《打它一個漂亮的殲滅戰》、《團結起來吧莊稼漢》等數十首歌曲,尤其是小歌劇《寶山參軍》,在近幾年的「老革命」們聚會時,還可以看到有人表演。
激情催生經典之作
1950年國慶節前夕,他從天津到北京去購買樂器。路過天安門時忍不住下車,欣賞披著金色晚霞的廣場,一面鮮紅的國旗在霞光中高高飄揚的美景,令他心潮澎湃、靈感突現,「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嘹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四句歌詞脫口而出。他登上返津的火車,思緒如飛,邊唱邊寫邊打拍子,歌詞與曲譜幾乎同時噴湧傾瀉:「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回家時已夜色闌珊,他進門就興奮地推醒即將分娩的妻子:「快起來,我的《歌唱祖國》寫出來了!」王慧芬聽到丈夫把歌唱完時,情不自禁地叫起好來,乾脆與丈夫一起哼唱,就這樣,王莘連夜一氣呵成歌曲的第二、三段歌詞。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報作為國慶推薦歌曲,刊登了《歌唱祖國》,那個年代,沒有包裝,沒有炒作,但這首歌就像長了翅膀,從人們心中飛出去,迅速唱遍天津,唱遍大江南北,成為歷屆國慶的經典歌曲。半個世紀,《歌唱祖國》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超越了意識形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歌唱祖國》的旋律在飄揚。
《歌唱祖國》誕生後,王莘並沒有急著發表。翌日,他來到天津錦州道42號音工團(現在的歌舞劇院),把詞曲交給14歲的鋼琴手靳凱華(女)和19歲的男高音王巍首彈首唱。
此歌在耀華中學首演,再傳到天大、南大。第一個國慶節前夕,他精心抄寫歌曲原稿,興高采烈地寄給某報發表,一星期後那家報社竟潑了一盆涼水——把稿子退回來了。他不服氣、不氣餒,自己動手刻印歌片向路人發放。
這種落後的傳播方式在當時還真靈,1951年春天歌片傳到北京工人合唱團,夏天,北京電台播放了這個合唱團的錄音。1951年國慶前夕,王莘接到從北京打來的電話,中國音協秘書長孫慎同志問他:「有首叫《歌唱祖國》的歌曲,在群眾中廣為流傳,據說是從天津傳出來的,老王,你是天津音協主席,請你幫忙查一查這首歌是誰寫的,請把詞曲快寄來,中央文化部急要!」王莘笑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太巧了,你算找對了——那首歌詞曲作者正是我!」
1951年9月《人民文學》、《人民日報》先後發表了《歌唱祖國》的歌詞,繼而中央樂團在中央電台播放了《歌唱祖國》大合唱,從此這首歌一鳴驚人,傳遍國內外。
一生心繫祖國人民
如今在王莘家中客廳,仍掛著一幅由他指揮、周總理和天津歌舞劇院演員合唱《歌唱祖國》的照片,那是1965年2月,總理到天津視察時的珍貴留影。這首歌曲周總理能唱出三段歌詞。王莘記得,當時總理曾認真地問,是「滅亡」還是「死亡」?歌曲最初發表時,是「誰敢侵犯我們就叫他死亡」,但後來在傳唱中,漸漸被唱成「滅亡」,所以王莘答道,開始是「死亡」。總理放心地說,那就對了,不是我的錯誤。
1952年,王莘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創作了《中朝人民友誼之歌》、《將軍之歌》歌曲。「文革」前,創作了《歌頌祖國之歌》、《奔向幸福前景》、《我們是突擊隊員》,歌劇《王傑讚歌》。還為話劇《紅岩》、《釵頭鳳》寫插曲,為毛主席詩詞譜曲……
1982年,他不幸突發腦血栓,半身不遂過輪椅生活。1994年元旦,夫婦在家中召開了一個特殊的家庭會議。將一生全部積蓄共58,794元拿出來,加上孩子們共湊到十萬元,成立「王莘歌曲創作獎勵基金會」。
2004年4月24日,天津公佈非典期間,老人家用了許多個不眠之夜,誕生了天津市第一首抗非典歌曲《萬眾一心.眾志成城》。5月又召集40餘位詞曲作家,組成「王莘抗擊非典新歌創作組」,將19首歌曲製成三千張CD光盤,送至北京小湯山醫院和天津海河醫院及西部部分省區。
如今又譜寫反腐倡廉歌曲《既然旗下宣誓過》。據悉,天津第四中心醫院合唱隊將在天津市衛生系統反腐倡廉創作歌曲比賽中演唱這首歌曲。
莫道桑榆晚 微霞尚滿天
2005年是王莘在上海參加冼星海、呂驥等領導的抗日救亡歌詠運動70周年,同時也是他與夫人即將步入「鑽石婚」紀念日……
一生不竭的激情,一生摯愛的深情,一生相伴的珍重……「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人們常引用這千古絕句來吟詠王莘生活的晚景。
不管是在1993年《歌唱祖國》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9月重慶舉辦的音樂會上,還是2001年他獲「金鐘獎」典禮上,夫人都亦步亦趨地推著輪椅陪伴著他。即使在1996年,癌魔再次襲擊王莘的夫人——王惠芬老人,她不得不進行第二次手術,剛做完手術她又推著王莘的輪椅來到革命老區河北平山——夫妻倆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因為那裡受了災,他們不顧同事和子女的勸阻,認為替災區做事,比恢復身體更迫切。他們在天津募集了5,000箱方便麵和衣物送給了他們惦念的鄉親們。耄耋夫婦在困難中尋覓著充實,在奉獻中享受著愉快。他與夫人的深情激情化作一串串音符,就像一團團燃燒的火向我們迎面撲來,使人鼻子發酸,心窩發熱。
獲天安門廣場管委會贈送國旗
王莘晚年有了過生日的習慣,他創作《歌唱祖國》50周年的10月26日,在家中最耀眼的位置上懸掛了一面寬大的五星紅旗,這是一面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過的國旗,這裡面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不說不知道,天安門廣場每天升起的旗幟都是嶄新的,然後標明日期收藏。而就在王莘創作《歌唱祖國》50周年和音樂創作60周年的紀念活動時,天安門廣場管委會經過請示和精心策劃,第一次破例,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次,將在王莘生日那天升起的國旗隆重地贈送給了他。
王莘簡歷
1918年 出生,江蘇無錫人。
1932年 在上海先施百貨任見習店員。
1935年 結識冼星海等進步音樂家影響,走上革命音樂之路。
1938年 奔赴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學音樂。
1942年 任群眾劇社領導工作。
1949年 率群眾劇社成員進入天津市。
1950年 國慶前夕孕育《歌唱祖國》。
1951年 9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歌唱祖國》。
1993年 《歌唱祖國》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9月,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在重慶舉辦「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音樂會」,他由夫人陪同出席。
1997年 香港回歸儀式上,英國皇家樂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共同演奏《歌唱祖國》。
1999年 澳門回歸,《歌唱祖國》旋律再次回響在特區的天空上。
2001年 獲音樂界最高獎「金鐘獎」。
A Tribute to Homeland China
标签:
Lyrics